黑龍江省國泰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官網歡迎您!
有機大米認證公司提醒您有機大米的價格怎么個高法?在各大市場和超市,可以看到一些有機蔬菜的身影,卻根本看不到有機大米的蹤影。記者在綠色有機超市看到,一斤有機大米便宜的17元,貴的56元,而且都是東北或者其他省市的。如果不了解有機大米背后的故事,消費者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價格。
據了解,有機產品價格居高不下,主要在于其昂貴的生產成本和低產量。由于有機產品強調“天然性”,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盡可能減少了機械的使用,所需的勞動力成本自然大大增加。另外,由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能使用任何的人工添加化肥、農藥等,所以其產量也比較低。不僅如此,在加工過程中,其所耗費的成本也不菲。正是由于低產量、高成本的限制,使有機產品在整個食品行業的市場份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。
據水稻專家說,普通大米從播種到收獲少要施化肥三次。在插秧前整地時每畝要施入大量的混合肥,插秧后10~15天施入尿素,插秧后35~40天再施孕穗肥。除此之外,還需要除草劑、防蟲劑,甚至是生長激素來保證一般水稻的生長,只有這樣,才能每年都有所增產,進而達到農戶的心理要求。
如果用有機的方式種植水稻,完全不能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、農藥、生長激素等,連拔草也只能依靠人工,不能使用任何化學除草劑。顯然,在成本、規模方面與常規農業差距甚遠的有機蔬菜,價格自然無法與普通食品保持一致。
敢賣出如此價格,“純天然、無污染”無疑是有機食品的大賣點。其實,在國內,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間還有兩個階。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,其大的區別在于綠色和無公害食品都允許有限使用農藥、化肥、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,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,這在有機食品領域則完全被禁止。這就構成了一個金字塔,上面的是有機食品,處于中間層的綠色食品被看做是無公害食品向有機食品的過渡,在售價上也是遞減的。
實際上,有機食品其實不是什么新鮮事物,國內的有機食品市場早就已經開啟。截至2007年,有24%的中國可耕地用于種植獲得無公害認證的農產品,相比之下,有機農田的面積少之又少,不超過230萬公頃,這一數據中還包括了經過轉換和野生采集的面積。
打算進軍有機食品產業,首先要過的就是“土地關”。國內很少有現成的可耕種有機糧食的土地。按照有關要求,耕種有機食品的土地,其農藥、重金屬殘留必須達標。孫禮文站長告訴記者,國內絕大部分已開墾的土地都被化肥、農藥污染了,完全降解需要3年時間,所以有機蔬菜不是想種就可以隨時種的。
有機大米不僅土地稀有,而且產量也能用稀有形容。普通水稻一畝產量能達到500~600公斤,而有機水稻怕蟲害,而且生長緩慢,一般畝產量也就200~300公斤。也就是說,這一百多畝有機農田也就能產2萬多公斤有機大米。